信息发布
首页» 信息发布» 学院动态» 学院多维度构建青年教师帮扶体系,助力教师全面发展
 

学院多维度构建青年教师帮扶体系,助力教师全面发展

来源:   作者:陈忱   发布日期:2025-11-05     浏览次数:

     

草业学院45岁以下教师占比77.5%,形成了“年纪轻、学历高、活力强”的教师队伍结构,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建设,学院系统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多维度、深层次的青年教师帮扶与培养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立德树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学院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为持续强化师德引领,学院依托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持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特邀呼天明教授为全院教职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报告,学院举办课程思政专项培训2次,联合青海大学召开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涌现出了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负责人寇建村老师、思政先进个人陈文青老师为代表的一批教书育人典范。呼天明教授作为省级样板党支部成员,受邀登上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主办的第51期国家林草科技大讲堂。学院《现代草业科学与技术》课程入选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机制引领,夯实“传帮带”培养根基

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的制度化建设。10月21日,学院隆重召开青年教师导师配置工作启动会议,正式拉开新一轮“传帮带”机制建设的序幕。会议强调了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重要性,为青年教师精准匹配经验丰富的导师,通过资深教师的示范引领,帮助新进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科研规范、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形成新老教师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目前,学院已稳步推进导师制的落实,完成了导师与青年教师登记、中期检查及年终考核等环节,确保培养过程有跟踪、有效果。

服务国家,拓展学术视野与担当精神

学院将青年教师帮扶与培养的阵地延伸至国家战略需求一线,组建实践团队,分赴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开展学术实践与技术服务。其中,由院长杨培志教授带队的赴西藏实践团,不畏艰险,抵达海拔4500多米的阿里地区,系统开展草种资源采集与草原生态调查工作。在极端环境下,团队成员克服困难,累计获取草种样本200余份,为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与退化草原修复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和科技支撑。副院长温仲明研究员带队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先后深入林芝、昌都、拉萨、山南和日喀则等西藏五大主要农区,聚焦青稞、冬小麦、油菜等高原特色粮油作物,通过农户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勘测等方式,系统收集了作物全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农资投入、田间管理等关键数据。

一线淬炼,搭建教师能力提升平台

学院构建了“以赛促教、实践砺能、技术赋能”三位一体的青年教师发展体系,全面助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在“以赛促教”方面,学院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有效锤炼了教师的教学创新与课程思政能力,张伟荣获2025年全国草学类本科专业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安杰荣获“教学骨干奖”。在“实践砺能”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关山草原等一线开展沉浸式专业实践,将《草地培育学》等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扎根于田野,显著强化了教师的实践技能与育人本领。在“技术赋能”方面,学院举办AI赋能教学实践工作坊,推动教师在智能教案生成、自动出题与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升级,并成功结题7项AI教学改革项目。

编辑:陈忱     终审:辛清婷
Document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