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暑期社会实践】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到处有青山
 

【暑期社会实践】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到处有青山

来源:   作者:李萱 廖杨子杰/文 游翔凯 刘嘉艺/图   发布日期:2019-07-26     浏览次数: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耳畔仿佛回响着那些老前辈们许下的铿锵誓言,为保国而战,为护家而征。为深入学习红军历史,更好地传承红军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草业学院赴巴中苏区实践调研队于7月16日前往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将帅碑林进行此次实践调研。

实践队前往碑林长廊开展调研活动

  虽然天公不做美,在路途中便下起了暴雨,但是队员的热情却并未因天气而消退。随着讲解员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将帅碑林现已建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碑林长廊、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红军陵园等十四大景点,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跟着讲解员的步伐,队员们首先来到烈士陵园,沉痛地哀悼着为革命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烈士们。那一块块无声的墓碑告诉着今人幸福得来之不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埋骨于此的烈士不仅有巴中市本地人,更有离家万里者被安葬于此。一个共同的理想消除了地理的隔阂,一个共同的使命让一群相隔千里的人汇在了一起,对革命事业的执着都一点一滴的渗透在这墓碑里。队员深深地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的执着与坚定,同时对红军烈士献上了自己由衷的敬意。

  踏上阶梯,绕过烈士后代们捐赠栽种的一片小树林,队员们被眼前的碑林长廊所震撼,长廊以纪念像园为中心,向左右起伏蜿蜒,依山就势而建。据了解,单就石碑而言,就有3280多块,一块块石碑上书写着他们生前的功绩、职位以及子孙后代。队员刘嘉艺表示:“从前我们对于红军牺牲的人数只是纸面上的认识,绝没有现在这样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三座碑林长廊仅仅只是记录了高级将领们的生平,更多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不知道还有多少!”

将帅碑林

  走出碑林长廊,入眼的便是长征纪念碑,在长征纪念碑下,讲解员特意提到将帅碑林的创始人张崇渔先生,“张崇渔先生曾立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志愿在红军中’的志向,他在没有专人、专款、专项的情况下自费收集红军资料,二十年如一日,共计行程60多万公里,远赴29个省完成了他自己的碑林长征。”红军先烈的长征留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张先生的长征完成了他对红军战士的承诺。在长征纪念碑下,队员们聆听了张先生的故事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红色文化在今天依然能被人很好的继承而欣慰,对红色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这次实践结束后,队员们对红色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了解前辈们的故事,学习先辈们的精神,更是自我的一种探索与成全。队长李萱表示道:“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像张崇渔老先生那样为心中的一个诺言而奔走一生,但我们将眼下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实处,走好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长征路,完成我们的使命,就是对红色文化最好的继承!”

编辑:0     终审:0
Document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